直螺纹钢筋连接套筒的硬度需符合《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》(JGJ 107-2016)要求,核心指标为洛氏硬度(HRB)60-80,不同规格套筒的硬度标准统一,仅需通过专用检测设备验证,具体要求如下:

一、核心硬度标准
1. 硬度指标
无论套筒对应钢筋规格(如Φ16-Φ40),其内壁及端面的硬度均需控制在 HRB 60-80 范围内。该范围可平衡套筒的强度(保证连接承载力)与韧性(避免冷脆断裂),确保套筒既能承受钢筋的拉拔力,又能在施工过程中适应一定的挤压或碰撞。
2. 检测标准
按规程要求,需从每批套筒中随机抽取3个样品,每个样品在端面不同位置测量3个硬度值,所有测量结果均需在HRB 60-80区间内,若有1个值超出范围,需加倍抽样复检;若复检仍不合格,则该批套筒判定为不合格。
二、影响硬度的关键因素
1. 原材料
套筒通常采用45号优质碳素结构钢或20号无缝钢管制造,原材料的含碳量(45号钢含碳量0.42%-0.50%)直接影响最终硬度。含碳量过低会导致硬度不足,连接时易出现套筒变形;含碳量过高则会导致韧性下降,易脆裂。
2. 加工工艺
套筒加工过程中的热处理(如调质处理)是控制硬度的核心环节。通过“淬火+高温回火”工艺,可将套筒硬度稳定在HRB 60-80,同时保证内壁螺纹的精度(避免影响钢筋旋入)。若热处理温度或时间控制不当,会导致硬度偏高或偏低。
三、硬度检测注意事项
1. 检测设备
需使用经校准合格的洛氏硬度计(型号如HR-150A),检测前需用标准硬度块(如HRB 70标准块)校准设备,确保检测精度。
2. 检测位置
优先检测套筒端面(便于操作),若端面有氧化皮或油污,需先用砂纸打磨平整,避免杂质影响测量结果;若需检测内壁,需使用专用的内壁硬度检测探头(普通探头无法伸入)。
3. 与其他指标的关联
硬度需与套筒的“抗拉强度”“螺纹精度”等指标配合验证。例如,即使硬度合格,若螺纹牙型偏差过大,仍会导致钢筋连接后承载力不足,因此需综合检测多项指标。